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隐者不遇

魏野 魏野〔宋代〕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释
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
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松花:松树的花。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
遍:一作“满”。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

  “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次句具体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后两句说诗人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人运用想象,想象自己寻找仙人不意进入了仙境,从而摹写了一种闲逸雅致的仙境生活,突出隐者超然出尘的胸怀,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魏野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416篇诗文  1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冬夜

黄升 黄升〔宋代〕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晏殊〔宋代〕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苏轼〔宋代〕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